欢迎光临喵站
吃瓜,学习,涨姿势

厨师全员携带HIV!这家加拿大快闪餐厅你敢去吗?

SMASH STIGMAPhoto by Bensimon Byrne

Hi,bro~先抛个问题:“如果有一家餐厅,厨师全是HIV携带者,你会去光顾吗?”

不需要立刻回答你心中的真实想法,铁皮人知道,恐怕不少人听到“HIV”,自然会联想到艾滋病,并且为之色变,唯恐避之不及吧。

 

HIV携带者≠艾滋病人

在这里,铁皮人想再次跟大家摆明一个常识:HIV携带者≠艾滋病人。

HIV携带者,指的是感染艾滋病毒还没有发病,大多数处于潜伏期没有不适症状,靠定期服药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而艾滋病人指的是已过潜伏期,有相关的临床表现,容易有各种机会性传染。

对于HIV携带者来说,他们很多时候是和健康者一样的,正常的工作社交,并不会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但如果自己的身份暴露,又难免立刻遭到异样的对待。

2017年10月,加拿大一家艾滋病专科医院就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如果你事先知道厨师是一名HIV阳性者,你还会食用ta制作的食物,或与ta同桌共餐吗?”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都明确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疯了吧!”“病毒携带者怎么可以当厨师?”“如果吃了不干净的食物,传染了怎么办?”“这不是在搞笑吧?”……

正当人们在质疑的时候,一家名为June’s Eatery,全部由HIV携带者组成的快闪餐厅,就在多伦多红火开张了。

Photo by Bensimon Byrne

 

14名厨师,全员HIV阳性!

 

这家餐厅由加拿大国内唯一的艾滋病专科医院“Casey House”以及两家广告公司联合发起,旨在通过快闪形式的营业,破除社会对于HIV携带者和艾滋病人的偏见与歧视。

via: Instagram 

 

首次营业时,招募的14名厨师都是HIV携带者,他们平时都很热爱烹饪,但是因为身份敏感,并没有什么餐厅敢雇佣他们——盖·贝塞尔(Guy Bethell)就是其中一员。

在决定来餐厅应聘厨师之前,他的身份是一名州政府雇员。虽然他的亲哥哥是厨师,但他的厨艺却差强人意。

 

Photo by Bensimon Byrne

“我做的菜都非常简单,只有汤和炖菜,和我大哥比起来,真是太菜了。”盖·贝塞尔说。

 

平时,盖·贝塞尔的HIV携带者的身份并不影响他在政府里正常上班。但在非工作时间里,他却能经常遇到一些因为歧视而引发的不愉快。比如当他跟别人交谈时,如果他如实告诉对方自己是HIV携带者,对方立刻会对他疏远开来。这样的经历,让他逐渐筑起了心灵的藩篱。

via: Instagram

“长久以来,我从许多人那里感受到的,都是世间对于我们的无知和偏见,但我还是能理解他们,毕竟他们的冷漠,源于内心深处的恐惧。”

 

”连续两晚,菜品全部售罄!“

艾滋病毒并不会通过食物或共餐途径进行传播,尽管这样的反歧视公益宣传一直不断,但包括加拿大在内的人类社会,对此的认知不足依然普遍存在。

 

via: Instagram

“很多人并不把这些科普知识当回事,他们习惯于先入为主的印象,虽然这种歧视心理往往并不会被公开进行语言表达,但却一直深藏在偏见之中。”餐厅主厨马特·巴塞尔(Matt Basile)说。

 

via: www.bestoftoronto.net

作为14名厨师的领导,马特·巴塞尔的工作就是把大家提出的天马行空的创意想法,变成可以烹饪制作的菜谱。最后,他带领大家完成了包含4道菜的菜单:前汤是泰国北部风味土豆大葱汤,配菜是烤肉蔬菜沙拉、三文鱼饼,主菜是蒜辣西蓝花烤牛排,最后的甜品是生姜饼干提拉米苏。

 

via: Instagram

事实上一开始,作为活动的主办人之一,Casey House医院CEO乔安妮·西蒙斯(Joanne Simons)一开始对这事儿并不乐观,因为之前的问卷调查结果并不理想,她甚至做好了生意冷清,门可罗雀的准备。

 

via: Instagram

不过,消息在网上传开,就立刻轰动了起来,也有了各种正面和负面的评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一旦出现负面评论,就第一时间回复进行科普解释。”

 

via: Instagram

然而餐厅真正开张,却让西蒙斯喜出望外:“连续两晚,所有的菜品都卖光了,客人们和14名HIV阳性厨师一起,共同度过了美好的用餐时光,达成了真正的平等交流,实在是太感谢大家了!”

 

via: Instagram

 

比感染HIV以前,更有梦想!“

快闪餐厅活动,不但促进了社会大众消除对于HIV携带者和艾滋病人的偏见与歧视,也让参与其中的HIV携带者们,有机会重新审视自我。

 

“吃饭是表达爱的最高级方式。如果你爱一个人,你一定想为他做饭。”厨师之一的Mikiki,是一名形象前卫张扬的艺术家,一直致力于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LGBT群体以及HIV携带者反歧视的社会话题。当她放下画笔,拿起厨具给普通人们做饭时,她开始感受到了艺术创作无法实现的快乐感。

 

Photo by Bensimon Byrne

“历史上,艺术家群体是艾滋病大流行的最大受害者群体,这也给罹患HIV的艺术家群体们打上了被歧视的烙印。”Mikiki说。

 

”受到文化差异、身份认同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人往往看不懂我们的艺术创作,甚至觉得我们这帮人就是一小撮怪人异类,我常常感到,我很难跟大众传达出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

 

Photo by Bensimon Byrne

受到快闪餐厅引发舆论轰动的启发,Mikiki有机会以经营者的视角进行思考:如何设计出更加有社会关注度、大众参与度,更加积极正能量的创意方式,这也重新燃起了她对于未来的热情。

 

via: Instagram

“身为HIV携带者,一直受到的偏见与歧视,让我一直缺乏对自身社会价值的认同感,但通过这次的体验活动,我开始有了追逐梦想的动力。而这个梦想,甚至比我在感染HIV之前还要大!”Mikiki说。

 

 

“在医院死掉,也比活着被人歧视强”

今年,原计划在3月开展的快闪餐厅活动,因为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而延期,但很多人已经在网络上关注着餐厅开张营业的那一天。

 

via: Instagram

不仅仅是HIV携带者,人类对于病毒最原始的心理恐惧,让各类病毒感染者们难免受到社会的偏见与歧视,最近新冠肺炎治愈者,甚至遭遇了比HIV携带者们更加严重的歧视。

 

新冠疫情以来,尽管很多感染者经过医院治疗或者休息自愈已经恢复了健康,也有科学证明,新冠治愈者的复阳率极低,恢复健康后不会再有病毒传染性。但曾经感染新冠病毒的身份,却让他们在回归正常生活时遇到了麻烦,不但社会普遍视他们为瘟神,甚至亲人、朋友都避而远之——这一切说明,治愈病毒之后的生活,甚至是比与病毒搏斗更加煎熬的开始。

 

为保护隐私,

新冠治愈者出院照片面部一般会被打码处理。

 

“我觉得我们这类病人比艾滋病还让人害怕,人们对艾滋病已经有所了解,要通过接触传播,而对于新冠病毒的飞沫传播,还有传说中的气溶胶传播,人们很恐慌,觉得我们走过的地方都带着病毒,一路要消毒。”一位武汉的新冠肺炎治愈者在自述中说道。

 

“很多新冠病人出院后都很压抑,我的一个病友跟我说,活着没意思,还不如当初死在医院好了,省了日后被人歧视。我原来是个很乐观开朗的人,也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出门,我现在变成了一颗玻璃心,我害怕别人的白眼。”

 

利比里亚护士Salome对埃博拉病毒神奇免疫,她可以放心触碰病人,因此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也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然而出名后却遭到包括至亲在内的社会歧视,患产后并发症时医护人员不愿救治,最终不幸离世。

 

病毒疫情来袭,人们加强自我防护、保持安全距离是应该的,但不应该视感染者为洪水猛兽。拒绝歧视,真正给感染者营造出宽容的社会环境,是横亘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道路上的巨大课题。

 

via: weibo

 

在病毒面前,人类更是命运共同体。正如哈佛大学校长在通知学生撤离学校的邮件中写道:

“我们每个人都要懂得新冠病毒将考验我们在危机时刻所显示的超脱于自我的善良和慷慨。我们的任务是在这个非我所愿的复杂混沌的时刻,展示自己最好的品格和行为,愿我们与智慧和风度同行。”

与各位老铁共勉!

赞(0)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厨师全员携带HIV!这家加拿大快闪餐厅你敢去吗?》
文章链接:https://www.bachemiao.com/1879.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业余吃瓜,理性学习,发现美的世界

小清新扒车教育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