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喵站
吃瓜,学习,涨姿势

美济岛为什么被打造成南沙第一大岛?菲律宾的神操作功不可没

美济岛现为南沙最大的岛屿,面积约6平方公里,岛上整齐划一的红色屋顶建筑尽显海滨城市风情。

2021年2月美济岛欧洲哨兵卫星图

2021年2月美济岛机场及营区卫星图

从春节期间更新的卫星图可见美济岛又变绿了,变绿的岛屿让人感觉充满生机和灵气。

更让人惊喜的是从南海舰队的企鹅号上看到,美济岛竟然有自己的电视台了。希望在大陆能收看到美济岛电视台的节目。

这个南沙第一大岛逐渐具备了一个城市的所有功能。

南海舰队企鹅号配图美济岛电台开播

南海舰队企鹅号配图,绿化真好

美济岛原先只是中国渔民的一个避风良港,1994年12月末,为配合渔政部门建设渔港需要,中国开始在美济礁建设第一代高脚屋。

这标志着美济礁由无人控制状态变为中国控制,由于菲律宾监控能力太弱,中国建设半个多月后的1995年1月17日菲律宾才发现中国的施工船队。

在此之前,美济礁附近条件好的岛屿已全部被菲律宾占领,即便如此菲律宾整个国家也如临大敌般动员起来。

2月2日,菲律宾派出一艘巡逻舰和一架野马侦察机抵近美济礁海域。

3月23日,菲律宾炸毁五方礁、半月礁、仙宾礁上中国设置的测量标识。海军在空军飞机的支援下,突然袭击了停靠在半月礁附近的4艘中国渔船,拘留了船上62名渔民。

5月13日,菲律宾组织38名记者到美济礁进行“采访”,企图引起国际上的关注。

当时局势骤然升级后,渔政船奉命留下与菲律宾的巡逻舰对峙了75天,在渔政船及全体守礁人员的保护下,菲律宾的采访也没有得逞,并如期建成了高脚屋。

1998年10月,中国在护卫舰保护下,在美济礁修建了4座3层钢筋混凝土新型综合建筑。至此,美济礁成为中国一个永久前哨。

菲律宾对美济礁民事设施的建设并没有过多干扰,但对军事设施的建设十分敏感。中国为缓和矛盾,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渔政部门在驻守美济岛,2013才改为军方驻守。

美济礁高脚屋及新型综合建筑

为了扩大事态。

1998年11月29日菲律宾派出海军在仙娥礁附近拘捕了20名中国渔民,投入巴拉望岛一个牢狱里。当时东盟其他国家正处于经济危机中,正致力于解决经济问题,并不想得罪中国,此事并没有起到扩大事态的效果。

12月10日,菲律宾找来美国共和党国会议员达纳·罗拉巴彻飞到美济礁上空巡视了一圈,这位国会议员发誓要请求美国在装备上支援菲律宾海军。菲律宾瞬间腰杆就挺直了,一面扬言要把美济礁问题提交国际仲裁,一面要求中国4年内拆除美济礁上所有建筑。

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单方面就中菲在南海的有关争议提起仲裁。

2013年6月,菲方成立了中菲南海争议仲裁庭5人小组。由于南海仲裁案的费用要由当事双方承担,中国不承认这次非法仲裁,菲律宾出了双份钱。

菲律宾前教育部副部长安东尼奥·瓦尔德道出了南海仲裁的真相:南海仲裁案临时仲裁庭看似仲裁菲律宾与中国的争端,实际整件事情由美国操控。

菲律宾政治评论员赫尔曼·劳雷尔、前众议员萨图尔·奥坎波、政治分析人士塞尔索·凯因莱特也都认为“南海仲裁案”是美国阴谋。

南海被美国支持着菲律宾搅得天翻地覆,中国也被逼得忍无可忍,借机在南海吹填了七大人工岛,菲律宾家门口的美济礁被吹填成南沙最大岛屿美济岛,中业岛肉眼就能看到南沙崛起的渚碧岛新城。

美济岛航拍图

美济岛营区航拍图

一座座南海新城崛起,讽刺的是,

2016年7月12日,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对南海仲裁案做出“最终裁决”,否定了“九段线”,宣称中国对南海海域没有“历史性所有权”。

2016年7月,美军1艘航空母舰、2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开进南海对中国示威挑衅。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7月5日至11日、7月19日至21日在南海接连举行了两次不针对任何国家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月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赴南海进行例行性战斗巡航。

菲律宾选举换届后,对华友好,2016年12月17日,新总统杜特尔特表示,他将搁置南海仲裁裁决,不会向中方强加任何东西,菲律宾不准备对抗中国。

南海逐渐恢复了平静,菲律宾拿着“胜诉”的裁决书并没有得到什么,只是搬起石头砸向了自己的脚。

事实上这种单方面强制仲裁的性质太恶劣,只有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三国对仲裁结果表示支持。却有90多个国家230多个机构公开支持中国立场,要知道美国甚至没有加入国际海洋法公约。

浩渺南海,潮起潮落。

 

赞(2)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美济岛为什么被打造成南沙第一大岛?菲律宾的神操作功不可没》
文章链接:https://www.bachemiao.com/25881.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业余吃瓜,理性学习,发现美的世界

小清新扒车教育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