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喵站
吃瓜,学习,涨姿势

印度佛教为什么灭亡(印度佛教现状如何)

公元7世纪左右,婆罗门教转化为印度教后,佛教与印度教相比,已经逐渐开始处于弱势,戒日王时期力举佛教使佛教在北印度略有兴盛。

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大约在630年左右,唐玄奘进入北印度,游历北印度诸小国,之后于那烂陀寺居住5年。642年,戒日王邀请玄奘主持卡瑙季佛事法会,参会者近8000人,645年玄奘回到长安,前后驻留印度长达14年。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记述,佛教在当时的印度,大乘小乘整日争论不休,佛教在印度有三种情况,北印度大乘信众较多,北印度以外有些地区小乘信众多,有些地区大小乘旗鼓相当。玄奘遍览许多印度佛教圣地,目之所及破败衰落景象历历在目,很明显佛教的颓势在他驻留印度时已经有迹象了。相反,印度教则表现出香火日盛的景象。

印度教的变革包括简化了繁琐的祭祀仪式,改革了很多愚弄性较强的教规和教义,主张种姓平等,放宽入教限制,降低修行门槛,减少杀牲等等,加上社会各阶层对婆罗门教的信仰基础,于是从婆罗门教转化来的印度教便又渐渐开始被大众接受,在社会层面加速了去佛教化。

公元11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带入伊斯兰教,穆斯林对佛教大搞宗教迫害,给了佛教最沉重的一击。那烂陀寺,超岩寺等佛教寺院被毁灭,佛教高僧、学者外逃西藏、东南亚避难。公元13世纪,风行一千多年的佛教从印度次大陆上逐渐消失。

佛教在印度的衰落,固然和印度教的挤兑和伊斯兰教的侵入有关,但更多的还是佛教自身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其归纳为6个方面:

1.佛教僧侣婆罗门化

在我之前的相关文章中讲过,原先的婆罗门教比较松散,既没有寺院也没有僧侣组织,民众完成婆罗门教的“四行期”也基本靠自觉。但是佛教不同,佛教不仅有僧侣组织更有高大辉煌的庙宇,这些庙宇多数都是刹帝利赠送的,同时刹帝利不仅建造庙宇,还赠送大量的土地和金银珠宝给佛教僧侣,而在僧侣中有很多都是大田园主,他们不仅拥有土地,也拥有大量奴隶和婢女。

佛教主要的信众和支持者是吠舍阶层,吠舍阶层中有很多人从事贸易和金融等相关行业,佛教对这些人是比较开明的,例如佛教不反对放高利贷,而且佛教还规定,欠债的人要还清债务之后才可入教修行。不仅如此,佛教僧侣对商业也并不陌生,高级僧侣从事贸易和放高利贷获取财富是当时的普遍现象,可见在商业方面佛教是有传统基因的。

在印度四种姓中,一些底层穷困潦倒婆罗门和家道破败的刹帝利以及绝大部分的吠舍阶层,在固有的婆罗门教系统内已经没有了上升或致富的机会,而新兴的宗教却能让他们看到希望,所以客观地说,社会各种姓在推倒婆罗门教这件事上应该有很多共同的心愿,而当佛教立起来之后,原先婆罗门教高级祭司们的生活状态却成了一部分佛教僧侣追求的榜样。

佛教僧侣越来越富有,离民众就越来越远,有的僧侣房屋、田产、商业、高利贷、契据甚至酒庄什么都有,在广大民众眼里,他们已经和婆罗门没什么区别了,佛教僧侣们的腐化堕落导致佛教在民众心目中逐渐失去信仰的动力。

2. 佛教经典婆罗门化

佛经中有记载,佛陀不准许用梵文讲经,而此时佛教却已经开始广泛使用梵文讲经写经,在大乘教派中尤甚。佛经梵文化导致佛教经院特点浓重,不仅完全失去了自身原有的特色,更脱离了在印度社会中大量说巴利语等俗语的底层民众。

3.佛教教义婆罗门化或印度教化。

小乘佛教在后期大致还保留着佛陀的基本教义和思想,而大乘教派则大量地接受了印度教和原先婆罗门教的教义。比如大乘讲的“般若智慧”其实与印度教瑜伽派的“制心生慧”完全是一个意思,就是不同的讲法而已。

其次大乘教派把佛陀神化,形成偶像崇拜制度,这其实已经完全有悖于佛陀的教法,佛陀说世界无神造,世界是因缘而起,佛陀抵制崇拜神,而大乘教派不仅把佛陀推为神,还造了诸多的神,形成与印度教、婆罗门教一样的多神崇拜系统。除此之外,佛陀反对巫术和咒语,而在大乘教派中,咒语和巫术广泛流行,应用甚广,直至今日我们在许多寺庙中仍能看到僧侣使用咒语和巫术做法事的情况,这些本应该是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专有特点,却在佛教中广为盛行。当大乘教派走上以咒语及巫术为主要教制道路后,佛教的所谓大乘派其实与印度教的密教派基本上就没什么区别了。

4.新兴刹帝利阶层的需要

戒日王朝后期各国征战不休,佛教主张非暴力,不赞成杀戮和侵略,这不符合刹帝利的利益需要,所以在有些国家,刹帝利与佛教之间处于貌合神离的状态。另外,多年的征战中,崛起了许多外来民族的家族,这些家族需要融入印度社会上层阶级中,则需要有一个高贵的出身,只有出身高种姓才能跻身印度上层阶级,所以他们需要编造家谱,而佛教根本满足不了这种需要,只有婆罗门可以做到,婆罗门编造出来的家谱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假的也是真的。另外,虽然世俗社会普遍提出反对种姓制,但在潜意识里种姓制根深蒂固,而且对于刹帝利阶层来说,种姓制事实上是有利于国家统治和政权的稳固,因此婆罗门教转化的印度教就越来越被国家当权者青睐。

5. 印度教的包容性

之前讲过,古代印度最早时期是没有婆罗门教,只有各个部族的对自然的崇拜,后期婆罗门学者在雅利安人信仰基础上通过吸收印度土著崇拜的各类神和宗教信仰思想,杂糅出了婆罗门教,这使得婆罗门教创教之初就带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吸纳性。当婆罗门教逐渐转化为印度教时,这种包容性和吸纳性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它不仅包容了佛教的一些教义和学说主张,也吸纳了后期侵入印度的各个民族的信仰和宗教思想,使得所有在印度的民众都能从印度教中找到本民族固有信仰的影子。这方面佛教则完全做不到,因此后来当印度教将佛陀纳入印度教众神殿中,以毗湿奴化身出现后,加上大乘教派与婆罗门教在很多教义和学说上过于混杂,导致很多信众根本分不清两个教有哪些区别,印度教将佛教逐渐包容融合,使佛教教众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印度教的信众。

6. 佛教的密教化

大约公元6世纪末,佛教中出现密教派别,密教派别是大乘佛教中某些分支与印度教中崇信咒术、密语的教派结合的产物,其中还包含有印度本土的民间信仰习俗,他们重视持咒和仪式,重视过程和细节,强调完全的信服和遵从,不允许提出异议也不接受理性思辨,他们只要民众笃信和服从。这很像中国民间的巫婆神棍们,利用民间普遍信服的巫术或原始的民间信仰愚弄民众,所不同的是,佛教的密教派别在这些基础上又吸收了佛教其它派别的思想和教义加以包装,例如将大乘中观和佛教唯识派的某些高深的理论搬移过来,然后糅合印度教的咒语巫术,再加上一些民间信仰内容,整合出一套看似高深的系统理论,籍此作为立教的根本学说加以宣传,蛊惑性极强,在底层民众中吸引力较大。其实咒术密语这类宗教产物,到今天为止仍然具有很广的民众基础,越是底层民众越是比较乐于接受这类东西。

在古印度,大约在公元8、9世纪左右,佛教在印度次大陆这片土地上已经失去往日的风光,此时在北印度仅存的一些仍然信奉佛教的地方,密教已基本取代了佛教而成为主要形式,佛教的密教化严重影响了佛教的传播和推广,同时,部分密教派别的僧侣吸收了印度教性力派思想和教义,宣传纵欲和享乐,推行男女双修,鼓吹在极端纵欲中寻找本性清净乐土等思想,这已经完全是打着佛教的旗号在欺骗信众达到谋求私利的目的了。佛教逐渐密教化,是佛教走向衰微的风向标,也是佛教从印度消失的助推器。

赞(1)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印度佛教为什么灭亡(印度佛教现状如何)》
文章链接:https://www.bachemiao.com/222962.html
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业余吃瓜,理性学习,发现美的世界

小清新扒车教育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